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4个特点和9个建议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4个特点和9个建议

2018年01月19日 20:49:11 访问量:2911


部编本”的总体特色,可以从四方面去看。

1、“部编本”语文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较高的。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价值观的体现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不那么“说教”。

(这个立意和眼界我们一下子就感觉到了。而且觉得就应该有这样一个东西指导人的心灵。)

2、十多年来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理念,在教材编写中“沉淀”下来了。这些年一线教学所出现的某些通病,也努力通过教材的编写去纠偏。应当说新教材还是注意“接地气”的,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3、努力去创新,是“守正创新”,避免被媒体裹挟,随波逐流。(在守住根本的情况下努力的去创新,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念。)

    4、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一、课文有哪些重要的变化?

     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

(我们最怕的是课文应该减的减下来了,而其他几个板块应该加的东西却没有加上来,特别是哪些以往可能被虚化的东西再不能被虚化。)

     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当然,还要适当兼顾时代性。这也是针对性的。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时候感觉到时文会让人有兴趣,但经不起揣摩玩味。没有那种每次经历都有收获的豆腐味。豆子买回来,要是没保存好,潮掉了,发芽了,那就当豆芽卖。豆腐渣可卖给养猪的,晒干可以酿酒。豆腐不小心做嫩了,就当嫩豆腐卖。做老了,就当老豆腐卖。豆腐做的太水了,就卖水豆腐。太干了,就卖豆腐干。豆腐水放的实在太多了,那就卖豆浆。忘了舀起来,那就做豆腐皮。豆腐不小心掉油里了,那就卖油豆腐。豆腐没卖完,臭了,就卖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豆腐没卖完,烂了,那就做豆腐乳。那叫只赚不赔。那才叫经典文,360度随便切进去个点,都能玩的兴致勃勃。)

      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占所有选篇的30%,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以前只有唐诗宋词,我还觉得古文是现代文的点缀,现在才发现被误导,才发现什么叫传统文化,什么叫中华文明。)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有时候我觉得鲁迅的回故乡比现在的人都好,他们都有很多回不到故乡了。)

     教材不只是美文的汇集,选文需要考量教学点的设置、学段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文学价值、人文价值等多个方面要求,要在众多维度中平衡、寻找到一篇比较合适的课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为何要采用双线单元结构体例?

    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是重头。另外,每学期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

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几个板块的划分主要是方便,大致上有序可循,但教学实践中还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来适当组合。

     “内容主题”与“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以前确实是过多的注意了主题内容,过度的挖掘,不明多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更多的是海市蜃楼式的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那种做法。现在明白了双线单元结构体制的内涵。以前只觉得是导语等内容只是为了配合理解当前的课文,现在才知道主要还承担着语文素养这块大基石的重任。)

主题单元结构有问题,只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那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语文教学也就失去必要的梯度。这个问题是严重的,教学中大家都不满意。老师们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新教材的单元顺序来安排教学,但不能拘泥于人文主题,要特别注意语文知识、能力的落实这条线。

三、新教材为何要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多年前,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是比较清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点、知识点,也都比较成体系。但在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是考什么,就学什么、训练什么,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实际上已被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所绑架。实施新课程以来,特别是课标的出台,首先要去解决的就是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的问题,因此特别强调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讲授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而且课程改革几乎一边倒,就是强化人文性。教材受这种观念支配,也就都采用以人文性为中心的主题单元建构。和之前的教学比起来,最近几年的教学要活跃得多,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们总是想最好的东西,这就是课改。)

      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语文的知识体系被弱化,甚至被拆解了,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这一点与0607年我上的那段《孔乙己》《变色龙》相似,一但自觉课上的满天飞,同时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某一单元每一课到底要实现什么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在整个小学或者中学的语文课程中到底是什么位置,通过这一单元或者某一课,能让学生具体学会什么,大致达到什么程度,都不是很清楚。

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但总是要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备课要现有全局意识,不能备一课是一课,也不能临时抱佛脚,克隆现成的教案了事,一定要研究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比较自然而又扎实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

四、为何阅读教学要重视区分不同课型?

     精读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呢,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切记,只有此思路,才能跳出原来的框架。)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 “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扣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部编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是增加了一些分量。

(我们可以有一个积累统计,一个阶段下来,我们到底能阅读多少篇文章?我们觉得量上不来怎么办?怎么才会引起质变呢?这个过程我知道了,但是我真得没做好。我设想可以用手机推荐名著或者时文让学生读,每周日阅读类文给学生,然后分享交流。)

 五、怎样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制?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努力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这一条,语文素养的提升才不是空话。

 六、为何阅读教学要提倡“1X”?

      现在语文课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读书少。我鼓励“海量阅读”,让孩子“连滚带爬”地读,也主张读一些“闲书”,不能都是为了写作或考试而读书,那样不会有长久的读书兴趣。“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目的就是要拓展阅读面,增大阅读量。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人教社最近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选文的经典性、可读性都比较好。(这是我关注的东西,很好!)

七、如何上好 “名著导读”课?

      简要介绍一下这部名著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引导运用精读和跳读结合的方法。(做为一个跳读的读书方法,我已经有很多收获,也就是说可以有一些研究和发言权了,很不错!)

八、如何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般。

九、如何克服语文课的“繁琐病”?

     “形式大于内容”以及固定的程式去套解。好像课堂很活跃,但没有什么“干货”。

编辑:何玉梅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原平市太平街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原平市太平街学校 原平市太平街 827807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